案例
TomoWave自推出LOIS-3D臨床前小動物光聲成像系統以來,獲得了用戶的高度認可。迄今為止,在美國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、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分校、休斯頓大學、青島大學、廣西大學等都有裝機,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、中山大學、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、華中科技大學、蘇州大學、華南師范大學、華中農業大學、南京工業大學、南京郵電大學等多個科研團隊開展合作,研究中的活體光聲成像表征均在LOIS-3D近紅外一區&近紅外二區小動物全身3D光聲成像系統上完成測試。
近紅外二區激光介導的光熱治療
《AFM》上發表了一種超小型聚吡咯(PPY,≈2nm)基熱敏劑,在近紅外二區激光照射下,表現出大量的腫瘤積累和有效的腎臟清除率,小鼠腫瘤被準確完全地清除。
具有尺寸可調節特性的腎可清除的超小聚吡咯納米顆粒具有熒光/光聲/NIR II多模態成像功能,具有優異的光穩定性和光熱轉換效率(808nm:33.35%,1064nm:41.97%),在腫瘤具有大量的富集和有效的腎臟代謝,以低毒性的方式有效地殺死腫瘤。
近紅外二區光聲成像和光化學協同治療
《Biomaterials》上提出了一種使用微型金/銀納米棒(NRs)的可激活NIR-II光療法,用于MRSA感染的光化學協同治療和原位監測治療過程。
近紅外二區多合一光療法
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》上報道一種HBP/PTX膠束的制備方法,這項多功能光熱敏技術使NIR-II光聲/熒光雙模式成像引導的協同癌癥治療成為可能。
近紅外二區光聲成像及低溫光熱治療
《Chemical Communications》報道了一種在近紅外二區光熱照射和超聲的協同治療方法。Ir-B-TiO2@CCM 在多模態成像的介導下,實現了納米粒子在體內循環的跟蹤,從而監測治療過程中腫瘤的溫度變化,在小鼠動物模型實現高效地抑制了腫瘤的轉移復發。
您現在的位置 :